孫長明
摘 要:在核心素養下,進一步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他們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以及自主能力的發展是當前課程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視角出發,就如何構建有效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重點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能力與品質,其中核心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即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不是依賴于教師或者只會解題,卻無法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而,以往側重課堂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不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變革與創新數學教學模式,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課前自主預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教學流程,其設計的科學性不僅是構建有效數學課堂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條件,同樣也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為了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從課前預習這一最初的教學環節出發,為學生科學地設計一些自主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的過程中學習和了解待學習的數學新知,明確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以及知識點等相關情況。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之前,為了使學生在課下對這部分數學知識進行深入預習,可以轉變以往直接要求學生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審讀”的預習方式,靈活地利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針對“時、分、秒”這部分數學知識進行教學,靈活地應用圖片、視頻或動畫等多種資源載體形式,借助視頻展示、動畫演示或者直觀的鐘表圖片,可以提前調查和了解學生比較喜歡的一些鐘表方式,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在課前預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最終可以使他們在觀看這些精簡化、趣味化的微課視頻課件內容后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樣就可以顯著提升他們課前自主預習的效果。
二、加強課中教學指導,引導自主進行思考
課中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環節,是幫助學生答疑解難,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增長以及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一個關鍵教學環節。基于以往側重講授或灌輸的教學模式,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同時以教師為主體的單向知識傳授方式也不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束縛了學生思維能動性的發揮。為了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必須加強小學數學課中教學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思考與分析,尤其是可以靈活地運用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多元學習方式,充分強化學生在課中的主體學習地位。
例如,在“有趣的七巧板”教學中,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利用七巧板拼接成的各種模型的圖片或者生動、形象的七巧板玩耍視頻,或者直接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如何利用七巧板來自主拼接成各式各樣的小動物模型。通過這種多媒體情境的創設或者課堂演示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他們對七巧板拼接操作活動產生強烈興趣后,教師可以趁機導入本堂課的知識,并引導學生自主動手思考如何拼接成其他的模型,看看誰能拼出來最多的模型。通過這種模型的構建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提升了整堂數學課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課后作業設計,滿足自主學習需求
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單純依靠課前學習或課中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學生課下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具體就是針對性地為他們設計一些適宜的課后作業,讓他們在完成這些課后作業的時候持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而考慮到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化與差異性,教師在留置課后作業的時候需要采取層次化數學作業設計方式,設計難度、梯度各不相同的作業,同時還要注重結合一些實踐作業來滿足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需求。
例如,在教學“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部分知識之后,在為學生留置課下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靈活地設計一些實踐性作業,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調查自己家庭中成員的身高,之后利用統計表的方式將他們的身高繪制出來,看看誰的身高最高,或者可以調查一下自己近3個月的家庭用電量和用水量的變化情況,以條形統計圖的方式繪制出來,并通過與其他學生溝通和交流來評價自己家庭的用電量或用水量的實際情況,并提出一些節約用電或用水的具體措施。這種課后實踐類作業,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喜歡“玩”的需求,同時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會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并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提升了他們整體的自主學習效果,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之一,直接關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成敗。在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期間,可以抓住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與課后作業設計幾個環節,為學生設計一些科學、合理的自主學習任務,確保可以借助自主學習任務的設計來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