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濤
【摘? ?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著重關注的重點,也是適應新時代下人才培養要求的具體體現。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影響著其高考成績,更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此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高重視,采取有效對策應用于實踐中。
【關鍵詞】高中數學?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63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不按照過去由教師主導的集中式授課模式展開學習,而是充分展示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通過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增強,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探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進一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創新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一、自主學習能力概論
(一)概念
自主學習能力和以往的機械式學習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主動,是自己有意識的創造性活動,而不是以往盲目跟隨教師所展開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逐漸減少,更考驗學生的自我驅動力、自主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師則重點進行引導和支持功能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效果,自主學習升華了學習的本質,實現了學生樂于投入數學學習直至善于展開數學學習的目標。
(二)特點
自主學習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它需要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將學生從傳統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自主學習更強調學生獨立性的展現。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對其數學水平及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當高中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任務和作業時,學生自主展開學習,遇到問題時會有意識地求助各種信息渠道,即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毫無思路,但這對于幫助學生拓展認知、提升自己,養成反思總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是非常有價值的。第三,在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了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和思維方式都存在著差異,如果教師一直按照集中授課的模式進行教學,那很可能難以兼顧到所有學生的培養要求,自主學習就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進步。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致力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例如,在講高中數學必修一“函數的基本性質”時,數學教師就需要針對本堂課的課前預習、課堂授課和課后復習做精心設計,在深入解讀本課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準備導學課件,提出重要的問題,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可以在問題和課件的指引下有序完成預習工作,熟悉主要內容,解決簡單問題,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預習的習慣。在課堂授課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集中難點做具體的講解,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教師再對學生的成果進行點評,給出建議。在課后復習中,教師也要引領學生主動展開復習,探究本課知識點和其他數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二)創新課堂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數學是一門有難度的學科,高中數學難度也在逐漸加深。為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教師就要注意授課方式的創新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調節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在講必修二“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利用課件呈現本節課的知識點和學習任務,并結合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對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以此為線索展開自主思考和獨立探究。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實物,說一說“有哪些物體呈現出了直線和平面?它們之間又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我們應該如何去確定并描述這種關系?”在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中,教師可以用課件展示相關圖例,從而使學生自主完成對知識點的總結,教師在此基礎上做規范性的梳理。
(三)落實正確指導,鞏固學習效果
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鑒于高中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教師的正確指導應當緊隨其后,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當學生展開各項自主探究活動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地參與其中,和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從而可以給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和提示,使學生可以盡快克服學習障礙,走出思維誤區,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果。例如,講“直線、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時,有的學生就容易對直線系和圓系等含參數的方程解讀不到位。比如直線可能會都經過同一個定點,或者都相互平行或者都與同一個圓相切,那么學生在思考解決相關的數學題時,就必須要把每一種情況都考慮到位。但這也是學生經常容易犯錯的地方,漏掉一處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就會導致學生思維不完整,所提出的解決對策也不完善,出現丟分的情況。數學教師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提醒,讓學生考慮周全,以全面的思維審視題目。
(四)注重小組合作學習,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廣受教育工作者推崇和認可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優勢互補,助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也可以在不同學生的思維碰撞中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更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數學學習改善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數學教師必須要先組織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生成自己的想法和問題,再進入到小組討論之中。通過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找到自己思路不完善或者不同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投機取巧,過度依賴小組合作的力量,而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應付了事,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雖然大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高了重視,但是教師也要避免學生閉門造車。要對自主學習形成客觀而全面的認識,自主和獨立并不意味著學生要完全依靠自己,而是要學會利用各種有利的資源和條件來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綜合發展,由此才能夠真正讓學生獲得理想的學習成效,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