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倫
摘要:小學數學知識點較為分散,對于畢業復習教學就需要加強準備,做好復習研究,弄清復習的知識脈絡,明確畢業復習應該達到的知識難度、寬度和深度。由于部分小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一般,在教學中就必須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工作,同時做好分層教學,對優生和后進生因材實教,讓學生達到應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品質。
關鍵詞:精講精練? 促優輔差? 分層教學? 講檢測評
縱觀小學數學教材,知識點眾多而且分散,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因此,如何抓實復習,提高效率,就成為我們復習教研首先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作分享,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一、落實教研同發展
復習首先要打好準備仗,作好復習時間的規劃,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和數學課本。弄清所學的各部分知識中的難點、疑點及各知識點易出錯的原因,明確復習內容,指導學生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復習進度。
同時,復習離不開集體的智慧,以教研組為單位落實教研。組內統籌安排,群策群力,發動集體智慧,打好總體仗。大家作好分工合作,發揮大家的智慧,抓準知識點、重難點、考點熱點和易錯點。特別是向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好的做法,必能事半功倍。
二、落實基礎精講練
復習要堅持以教材為本,教師一定要精選習題,不搞題海戰術,控制學生作業量,提升學生作業效率。抓準抓實教材基礎知識,做好學生的過關考查,具體如下。
(一)公式法則強記憶。家庭作業可以布置口頭語音作業。發動同桌、互助幫扶組以互背、互問等方式完成作業。
(二)基礎知識要過關。比如計算基本能力要人人過關。在復習進度上每周一個重點,進行逐一過關,比如四則運算算、圖形計算、方程計算、問題解決等。
(三)家校協作形合力。讓家長關注學生學習動態,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學生在家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講練結合練中學。每堂課要注重講練結合,要讓學生過手,有講必練,有練必批改。復習課,所有知識必須要讓學生過手,必須要讓學生動起來,動手去做,動腦去想。
(五)以錯為本,對癥下藥。在復習時,學生的練習相對多一些,難免在作業中出現錯誤。為此我非常重視“錯題收集本”,將每天作業中的錯誤及時整理備錄在冊,不但要改錯還要寫出自己錯的原因及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同時,錯題集還可以作為各階段復習的重要依據。
(六)以錯造題,學生互練。我習慣讓學生在錯題中下功夫,比如每個單元復習時,將錯誤歸類,做到精講精煉。練與錯題類似的題目,教師也可以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習題。同時,我經常讓學生互相利用錯題集中的題進行錯題互練,主要用于周末作業。
三、分層教學
教學要落到實處,就需要做好分層教學。
(一)輔導后進生是關鍵
教師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后進生。我在后進生這一塊有如下落實方法:1.建立后進生檔案,設計后進生輔導計劃。比如每次作業詳細記錄學生具體問題,找準問題的根本原因,方便找切入點。
2.分層對待每一位后進生。首先是合理要求,定期重點抓某一方面,逐一提高。比如第一關抓計算,計算能力提高了,學業水平自然提高,計算能力提高了再抓第二關。其次是定計劃。比如第一周抓四則運算,第二周抓方程計算,第三周抓面積計算等。在班級測試時,對于部分后進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進行專項個別輔導,進行面批。
3.成立學習互助組。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找一個“小師傅”,當好老師的小助手。
4.分散要求,落實過關。按照計劃每天過一關,落到實處。
(二)促優帶中成活力
優生和中等生,影響著班級學習的學習氛圍,這部分學生是班級學習的中堅力量,可以帶動后進生積極學習。所以,抓好用好了這部分孩子,班上才有學習的活力。
我的做法:1.成立學習競爭小組。
2.定期總結。表揚優秀和進步學生,激勵其他學生。
3.重方法指導。
4.重自主學習。
四、講練測評求高效
復習課離不開四大絕招,“講—練—測—評”。教師務必要用好這四招,做到有機結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講與不講,講什么,講多少,就要取決于各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定,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不講學生能看懂和學生會的。練,應該是復習課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一堂復習課練習時間應該占第一,做好講后跟進練習,做到講練結合。考,對于復習來說具有多重作用,既是教師對講效果的檢測,又是對學生練中存在問題的查找,更是提供了后期復習的方向,使其復習更有目的性和高效性。但考要掌握好頻率。評,則是對每次評估測試卷的評講,即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比總結。小學生的學習激情受教師評價的影響。適當的評價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復習要做到方法“優”,還要過程“實”,想方設法追求“講與練”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