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霞
摘要:對于高中生來說,培養其科學思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文章旨在探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并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以期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問題解決能力。
關鍵詞:生物教學;科學思維;培養策略
生物教學是學生接觸和理解生物科學的重要途徑。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幫助他們養成嚴謹、客觀的思考習慣,是當前教育界關注的焦點。科學思維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生物科學的原理,而且能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1? ?科學思維概述
科學思維是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它是以實證、邏輯和質疑為基礎的思維方式,具有嚴謹、客觀和實證的特點。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有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提升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當然,科學思維也有助于推動生物學科的進步和發展,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識和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培養實證意識。實證是指用事實證明的意識。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和數據分析,培養學生的實證意識。通過實證任務,學生能學會如何搜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數據并得出結論,從而形成實證意識。
二是培養邏輯推理能力。邏輯推理是從已知事實推導新事實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推理、演繹和歸納,培養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邏輯推理,學生能學會如何從已知事實中推導新事實,從而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三是培養質疑精神。質疑是對已有知識或者觀點提出疑問。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已有知識或者觀點提出疑問,批判或者反思。通過培養質疑精神,使他們學會如何對已有知識或者觀點提出疑問,從而形成質疑精神。
四是培養科學態度。科學態度是對科學知識表現出的求實態度。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客觀分析、求實探索,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通過培養科學態度,學生能學會以客觀、嚴謹和求實的態度對待科學知識,從而進一步培養科學思維。
2?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進而提升學習能力。科學思維是注重嚴謹、客觀、實證的一種思維方式,能幫助學生識別和判斷生物知識的真偽和可靠程度,使其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同時,科學思維還能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生物問題,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科學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是一種精神態度。通過培養科學思維,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2.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是科學思維的核心,是人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想象思維、直覺思維等思維方式,創造出新的、具有一定的思維成果的過程。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同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與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還有利于推動生物素養的發展。生物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學科,教師需要推陳出新、更新教學觀念。而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科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生物研究方法,從而推動生物學科的進步。
2.3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完善高中生物教學
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需要深入理解生物知識,同時需要具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學習,完善自身專業知識和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還要研究生物教材,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從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2.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強化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識
培養科學思維的關鍵是探究能力,即對問題的探究和分析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培養科學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通過運用科學思維對生物問題進行分析,能加深對生物知識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還能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學科的價值和意義。
3?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策略
3.1創設問題情境,增強思維意識
首先,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生物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許多生物現象和問題均源自日常生活,教師應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問題,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例如,講解“細胞呼吸原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新鮮的水果蔬菜儲藏在冰箱中可以保持新鮮?”“為什么運動后會感到肌肉酸痛?”這些問題不僅富有生活情趣,而且能讓學生理解生物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培養科學思維。
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應具有挑戰性。適度的挑戰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例如,講解基因重組時,教師可以提問。“基因重組是否意味著基因種類的增加?”該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深入思考才能得出答案。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
最后,創設多元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應考慮問題來源、問題類型、問題難度以及問題的解決方式。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創設多元問題情境,避免情境單一重復。例如,在講解“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草原上的生物種類比森林中的少?”的問題。該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考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既能讓學生從氣候、土壤環境因素方面進行思考,也能讓他們從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方面進行探討。這種多元的問題情境能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生物學的概念和現象,從而拓展他們的思維廣度和深度。
3.2引領學生質疑,啟發學生思考
一要激發好奇心,讓學生敢于質疑。好奇心是驅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敢于質疑現有的知識和觀念。例如,講解某一生物現象時,教師可以故意為學生提供錯誤的信息,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并大膽質疑。學生在發現錯誤信息后會積極思考并自主尋找答案,從而培養科學思維。
二要提倡批判思維,讓學生勇于質疑。批判思維是科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提倡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不僅要理解其表面含義,而且要深入思考其中的邏輯關系和存在的潛在問題。例如,講解某一生物學理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該理論的前提假設和推導過程是否合理,有無其他別的解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善于從不同角度質疑現有的知識。
三要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樂于質疑。問題解決能力是科學思維的重要表現。教師應通過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生物學問題。例如,講解某一生物學實驗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方案和數據結果,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問題相結合,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樂于質疑、主動質疑。
3.3加強生物探究,拓展思維品質
一要提倡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思維。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探究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總結,深刻理解生物學的原理和規律,從而拓展思維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提供實驗條件,鼓勵學生參與實驗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科學的方法,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二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培養其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評價。通過解決問題,學生能在不斷質疑和探究中深化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能激活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三要加強課外拓展,培養科學思維。除了課堂教學外,課外拓展也是培養科學思維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生物興趣小組或生物競賽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實踐操作拓寬生物知識面,讓思維更靈活。
綜上所述,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創造思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完善生物教學體系。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并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識和思考。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并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此外,教師應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思維活力。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他們學會觀察、思考、推理和應用科學思維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科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A].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八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3.
[2]刁婭.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實踐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3.
[3]敬紅星,李艷紅,胡杰,等. 基于問題導向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以“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一課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6):170-173.
[4]郭加林.例析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3(6):72-75.
[5]李懋仕.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策略研究[J].高考,2023(9):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