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中職英語教學目標有所提高。這意味著教師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用。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分層教學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并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分析了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原則和應用意義,并結合大量教學實例,探究了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策略,希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使學生在學業水平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關鍵詞:中職英語;學業水平考試;分層教學;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李藝紅,福建省龍海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是考查中職學生是否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學習要求的考試制度。對中職學生來說,學業水平考試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質量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差異。在英語課堂上,常常會出現部分學生“吃不飽”,而某些學生“吃不消”的情況,英語分層教學則能解決這一問題,照顧到全體學生。故而,中職英語教師應靈活開展分層教學,讓不同學習能力、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
一、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實現既定的英語學習目標。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應用時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基于該原則,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分析他們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進行合理分層,決不能超出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否則學生將無法融入英語課堂。另外,還應酌情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保證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鼓勵性原則
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也不強,有的學生學習習慣不太好,導致部分學生對英語課程有抵觸情緒,缺乏學習自信。因此,在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時需遵循鼓勵性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采用鼓勵性的教學語言,時不時地向學生投去鼓勵的眼神,讓學生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親其師,信其道”,師生建立和諧關系,教學會事半功倍。
二、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意義
(一)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在以往的中職英語課堂上,教師只是制訂統一化的英語教學計劃,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但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這樣的英語課堂難度較大,他們很難參與其中。而英語分層教學則要求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在分層時,教師要考慮多個層面,包括學生的英語基礎、接受能力、思維邏輯等,最重要的是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英語課堂教學。這樣一來,將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完成自身的英語學習任務。
(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當前,英語課堂以教師單向傳授英語知識為主,很少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導致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英語學習效率不高。而在英語分層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設計出具有層次化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適當留出時間,讓學生嘗試自主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學生的英語學習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探究和思考,他們都有自己的成長空間,相應地,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自然會有明顯提升。
三、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教學目標分層
經過深層次分析可發現,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能熟練地運用英語語法,而有的學生還不能正確發音。教學目標統領教學,并明確學生英語學習方向。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推動后續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要認真研讀英語教材內容,抓住其中的重點,并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設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完成不同的英語學習任務,以推動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進步。
比如,在學習“School is interesting”這一單元時,為了保證英語教學順利開展,教師應提前分層設定英語教學目標。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設定基礎化的英語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詞匯,包括dormitory、nursing、mechanical、workshop等,并學會運用useful、nice等形容詞描述自己喜歡的課程。針對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適當提升教學目標的難度,要求學生能運用目標詞句談論與職業院校相關的文化課程、專業課程與實訓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學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靈活調整,保證目標能真正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英語分層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教學內容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同,這決定了他們學習的內容應當有所差異,要有難易之分。唯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英語教學內容的分層,以保證分層教學的效果。教師要認真研究英語教材內容,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針對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適當進行課外讀物推薦,如英語類課外閱讀書目、優質英文博客等。這樣既能豐富教學資源,又能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擁有多樣化選擇。
比如,在學習“I like playing badminton.”這一單元時,為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有必要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具體來說,可以先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A層(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B層(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和C層(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針對A層學生,除了要求其掌握教材內容以外,還可以適當引入相關的課外資源,讓其接觸到更多的內容。針對B層學生,要求其以英語教材的學習為主,夯實基礎。針對C層學生,要求其著眼教材中的重點詞、句,反復練習鞏固,能正確讀出英語單詞和英語句型。通過這樣將英語教學內容分層,實施分層教學,更容易取得預期教學效果。
(三)課前預習分層
有效的預習能讓學生為即將學習的英語知識做好準備,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英語認知,有助于加快學生后續的學習速度。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課前預習的分層,讓分層教學貫穿于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圍繞即將學習的英語知識,提前設計好英語預習任務。預習之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不會毫無章法,而是變得有目標、有方向。
比如,在學習“How can I get there?”這一單元時,為了引領學生展開自主預習,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層次化的英語預習任務。可將英語預習任務分為基礎型和提升型兩類,分別對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基礎型預習任務為:學生自主閱讀英語課文,分析課文的主旨,嘗試探究議論文的結構和文體特征以及語言特征。提升型預習任務為:在基礎型預習任務基礎上要求學生自主了解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歷程,感受鐵路發展帶來的便利。學生完成以上預習任務后,必定能形成一定的英語認知,這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這樣分層設計預習任務,不僅能有效兼顧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還能讓其收獲應有的預習成效,進而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四)教學方法分層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英語學習習慣、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意味著英語教學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英語教學方法的分層,讓分層教學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于學習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的C層次學生,更需要采用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加強指導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分追求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而忽視英語知識的傳授,以免影響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Can I take your order?”這一單元時,為了給學生打造高效英語課堂,教師可將教學方法進行分層。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其英語學習興趣較弱,缺乏自信,教師可采用趣味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切西瓜認單詞”這一游戲為例,引領學生一邊玩游戲,一邊學習單詞,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完成英語學習。針對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教學形式,用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啟發學生思考和學習點餐時需要用到的一些動詞短語和表達方式,并鼓勵他們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場景中。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方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從而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五)課后作業分層
英語課后作業是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英語課堂所學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制訂教學計劃的有力依據。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高效率完成英語作業,這才是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在設計作業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層次,還需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層次化英語作業,決不能出現“一刀切”的英語作業,否則就會導致部分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無法順利完成作業,甚至喪失信心,影響后續學習。
比如,在學習“Life goes electronic”這一單元的時候,為了及時幫助學生完成英語知識鞏固,教師要設計層次化的課后作業。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設計難度較低的課后作業,如記住電子產品類詞匯,包括laptop、desktop等,并運用被動語態描述電子產品的功能。針對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則需要提升作業難度,如口頭敘述電子產品的功能,思考科技給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并完成英語寫作。通過這樣分層設計課后作業,既能讓學生鞏固基礎英語知識,又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使學生在以后的學業水平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六)教學評價分層
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同,因而他們在英語課堂的學習速度和學習效率也不同。使用統一化的評價標準,既違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又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英語教學評價的分層。在評價時,教師需將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制訂多維度的評價標準。與此同時,還可采用學生自評的方式,讓學生在自評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更深刻的認知,使學生能及時改正,以便更好地應對學業水平考試。
比如,在學習“Happy New Year!”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需開展層次化的英語教學評價。通過觀察,教師發現某些基礎較弱的學生雖然不能完整地將課文翻譯出來,但是會積極地閱讀和翻譯英語課文,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這一態度進行激勵評價,激勵學生繼續主動學習。同時,若發現基礎扎實的學生在課堂出現走神的情況,教師需要及時指出。此外,可將評價標準公布給學生,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展開自評。若學生發現了自身的問題,但不知該如何解決,那么教師要及時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教師基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合理評價,既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又能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態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分層教學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提升以及素養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務必遵循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原則,立足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前預習、教學方法、課后作業、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著手應用英語分層教學,盡可能滿足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促使學生實現英語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應對學業水平考試。
參考文獻:
[1]劉穎.高職英語教學的分層教學模式設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54.
[2]蘇金英.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22(19):50-51.
[3]鄒曉玲.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英語教學案例開發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4(4):43-46.
[4]張小英.分層策略在中職英語任務教學中的創新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1(46):76-77.
[5]盧成志.分層教學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