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
摘要: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思想性的理解提升主題。
關鍵詞:閱讀興趣;分層教學;學習效果;思想性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也是學生文學素養和文學積淀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習能力自然就會隨著提高,因此重視閱讀教學就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關鍵。閱讀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活動,仁者見仁智者見者的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新課改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主體性,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成長過程具有個性化的特點,而閱讀理解又與學生的個性經歷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允許閱讀答案不唯一。這是因為閱讀理解受著心智水平、認知經驗的約束和限制,學生的年齡特征也影響他們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所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認知偏差甚至是謬誤,教師都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在閱讀理解方面要努力體現不喂師、唯書的原則,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感悟文本、感悟作者的寫作動機。
二、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
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存在差異的,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也是出現差異,因此實施分層教學法比較合適。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由于學生的心智水平和后天的接受教育情況不同,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也會不同,尤其是閱讀理解更是如此,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在學習上的表現是不同的。這就是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教學中應該尊重這種差異,并設法彌補這種差異。分層教學法正是彌補這種差異最好的方法,分層設計教學問題,分層設計問題的答案。由不同的學生探討不同的問題,力求使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成為主角,親歷知識的建構和知識圖示的形成。這樣才會全面發展和全面提高教學方針的有效體現,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愉快感。
三、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一個重要因素。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就把環境作為學習的四個要素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采取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初中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情緒化,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點,充分提高學習效果。而且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圍繞著教材內容,圍繞著與文本有關的資料搜集,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形式在課堂上播放,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
四、注重思想性的理解提升主題
文章的思想性如同一杯茶水,沒有思想性的文本就如同白開水沒有味道。而且文本的思想性也是提升主題的核心內容。教材選擇的文章多數都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章,目的是培養和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學生可以理解的內容不需教師講解,學生理解困難的觀點可以由教師講解。語文的人文性體現在對讀者的情感陶冶上,學生閱讀文本就是和作者進行對話。作者要通過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是文本的思想性,可以對讀者進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因教師的不同、因文本的不同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能提高教學效果就可以,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行。因此教師應該認真專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梁華.落實語文"雙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張建平.初中語文詞語教學方法攻略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張麗萍,李三福.教學語境的結構與功能探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