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鋒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數學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空間,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培養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新課標強調:“高中數學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直接關系著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因此該項能力的培養工作必須要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為此,廣大數學教師必須要抓住機遇,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根本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以便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一、突出學生的設問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進行質疑的能力,有助于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能夠在求知欲和探索欲的驅使下主動進行學習,從而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實際教學中,當學生對于某個數學知識點感興趣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設問,通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對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是十分必要的。[1]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提出生活化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投擲硬幣時,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多少?有的學生則提出:節假日出游恰逢周末的概率是多少?只有讓學生成為問題的“制造者”,才能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自學意識
教學的目的不是將學生按照模子打造成同一個模樣,而是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進行有效的引導,使他們的個性成為他們的優勢,從而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爭取在提高數學教學針對性和層次性的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先分為A、B、C三層。針對C層學生,教師可以注重對其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三角函數的一般圖像和性質;針對B層學生,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綜合訓練,不斷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針對A層學生,教師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讓他們對適用范圍進行總結和歸納,將其延伸至實際生活中,以此強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樣才能滿足每層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掃清障礙。
三、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勢,發現自身的問題不足,以便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取長補短,從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此外,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并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是極為有利的。在此需要提醒廣大教師注意的是,合作學習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的,是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服務的。教師切忌為了合作學習而開展合作學習,從而避免本末倒置現象的發生。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其進行小組劃分,并確保每個小組都包括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讓學優生設計隨機事件,中等生進行具體分析,學困生進行計算和總結,以便讓小組成員全面掌握隨機事件的概率計算方法。通過分工協作,學生能夠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最終為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開展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許多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化,偏向于理論。通常靠教師在課堂上面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知識點結構。因此,教師要開展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3]比如,在教學“空間幾何”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對于抽象的三維空間很難理解,大多數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弱。所以,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三維空間方面的知識點,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的實踐解題能力,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強化自身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再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立體幾何模型比賽,讓學生自行組成幾個比賽小組,有的小組制作平面六邊形,有的又是正四凌錐等。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研究性活動,可以緩解學生緊繃的學習情緒,使得學生擁有輕松愉悅的學習心情。只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為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的必要條件。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高中數學的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空間,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以此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更好地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成君.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析[J].學法指導,2019(03).
[2]孫素貞.淺探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學方法,2018(12).
[3]黃云昭.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J].中國培訓,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