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正雄
◆摘 ?要:地理素養是國民整體素養中很關鍵的一部分,地理素養是學生學習地理過程中不斷形成的技能素養、人文素養以及科學素養的綜合。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生的全面學習能力,有利于推動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重點分析了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怎樣融入學科核心素養,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但是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而且是社會飛速發展關于人才的要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會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就此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一、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內涵
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構成要素。其內涵包括地理技能素養、地理人文素養以及地理科學素養三個組成部分。地理學科素養屬于一個復合性理論,其結合了高中地理核心教學目標,產生了三大核心素養,就是地理核心知識,能力以及思想。換句話說,學習地理學科,即獲得地理知識,培養地理能力和創建地理思想,從而組成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一定要具備的、促進學生社會適應力進步和終身發展的核心能力素養。在新一輪的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中,將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是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秉持的正確的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主題;綜合思維是人們運用綜合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人類面對不同時空組合關系下的地理環境,所采取的重要研究思路;區域認知是人們運用空間——區域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方式能力,體現了地理學科從空間的視覺認識世界的過程;地理實踐力是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在真實情景中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地理思想
要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就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思想素養,這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老師應該了解到核心思想對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重要階段提醒自己借助于核心思想開展教學;另一方面,老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自我提高的意識,將學生的積極性施展出來,才可以讓地理核心思想進一步深入至學生內心。
比如,在《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的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們了解太陽,并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接著再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認知和教學內容進行比較,進而鍛煉學生自我總結的技能,讓學生不斷養成自我學習的意識。學生經過合作與自主學習充分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素養。培養地理核心思想是學生學習以及獲取核心素養的首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思想的產生可以促進學生行為的改變,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不斷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可以推動其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
地理是一門擁有工具性以及知識性特征的科目,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獲取很多與地理相關的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伴隨教育的深入改革,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各屆的高考試題里面也可以看出題型正在強化對學生能力的有效考察。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地理核心能力的培養,即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唯有提高學生的能力,地理學習才會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
例如,在《人口的變化》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單一化地照本宣科,對課本里面的知識點實施死板的灌輸,而是讓學生們收集有關的資料,將我們當地的相關人口變化情況結合起來開展探究。這對學生們來講,不但培養了其收集以及整合資料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們了解到了數據的關鍵性,從數據的各類變化中進一步感受其背后呈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在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地理核心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理性思維是學生有效學習地理的核心思維方式,學生利用創新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建立自己的理性思維系統。于是,重視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也應變成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的核心內容。在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時候,老師能夠借助于多樣化的方式開展教學,不斷形成學生的思維系統,并且讓學生不斷產生自己的觀點,支持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把學生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利用辯論以及討論的形式來研究課本中的觀點,并讓學生們在這個進程中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擴展學生們的思維。作為思辨進程的核心“主持人”,老師擔任的是主動鼓勵的角色,千萬不要單一化地批判學生的觀點,而是應該利用指引的方式讓學生開展思考,讓學生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形成自己的觀念。
(四)培養學生的地理品質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唯有具備求真以及求實的品質,才可以確保教學質量,而這也剛好是地理核心素養所需要的核心品質。老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進一步養成求真與求實的學習態度,調動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學習欲望與興趣。而且要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越來越準確地認識自己。要認真評閱學生的報告,秉持真理、敢于創新。
例如,在《城鄉建設與人居環境》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了解我國如今的城鄉建設,從中進一步找出缺陷,并表達自己的意見,怎樣使城鄉建設和環境獲得和諧發展。秉持腳踏實地的精神,分析缺陷之處,才可以讓國內的城鄉建設越來越合理,與現實需求相符,才可以促進我國的不斷發展。另外,老師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敢于創新以及勇于探索的品質,讓學生基于良好品質的指引得到精神層次的提高,進而充分提高地理知識以及核心素養。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新時期,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首先介紹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內涵,然后在地理思想、地理能力、地理思維以及地理品質等方面分析了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在現實課堂教學中,老師還需要全面考慮,按照具體教學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創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敏.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7:10.
[2]馬昌鳳.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J].高考,2017.
[3]汪燕.實踐見真知——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J].新課程,2017(24):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