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藝麗 吳 軍
(1.湖州廣播電視總臺 2.湖州旅游發展委員會,浙江 湖州 313000)
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互聯網媒體的發展,也形成了媒介相互融合的大趨勢,即媒介融合。根據CNNIC數據,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55.8%,手機網民規模占網民規模97.5%。人們接收信息的習慣和方式改變,互聯網媒介信息傳播更加自由化、隨意化、互動化,這暴露了電視媒體在信息傳播不靈活的缺陷,電視節目制作面臨新的挑戰。
對于什么是“融媒體”專家沒有給出標準答案,這一概念也不是突然形成,它是通過媒介融合形成。最早在1983年,伊契爾·勒索·浦爾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他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某一種媒介必然與媒介結合,產生新的傳播形態。這一概念,直到2000年才開始引進我國,對于“媒介融合”王菲博士認為基于利用數字、網絡技術的基礎,滿足消費終端的需求,實現內容、網絡、終端融合的一種媒體形態演化過程。由此可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融媒體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技術,將現存的媒體形態進行融合,實現表現形態、功能上的改進。傳統媒體整合自身的采編、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借助新技術重組形成新的媒體。
廣義來看,通過電視媒體播放的內容本身就是文化,因此所有電視節目都可稱為“文化類節目”。根據《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的認定標準,文化類節目歸類到社教類節目體系下,即內容傾向于展現知識、傳承文化、道德教育的電視節目類型。具有明確的傳播目標,旨在給觀眾傳播知識,相比其他類型的節目,更強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利用音頻、視頻、網絡傳播技術,將節目內容傳播給觀眾,引導良好社會風氣,提高國民綜合素質。
1.引入新技術和節目制作模式
AR技術和T2O成為了電視媒體的技術和新手段,通過這種媒介融合,提高了電視節目的互動性,強化媒介傳播的影響力。利用AR技術,將視覺、聽覺和觸覺有效融合,在節目播出中給觀眾新奇的技術體驗,有效彌補了文化類節目枯燥、單一的屬性,營造活潑、有趣的節目氛圍。T2O模式,是一種電視結合網絡營銷的節目運營模式,將節目的精華部分轉移到商業市場,通過內容的影響力影響商業市場,將節目受眾轉化為商品消費者。文化類節目借用T2O模式,提高節目除廣告之外的營收,為制作組獲取更多資金,提高電視節目質量,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2.融媒體技術優化宣傳渠道
在非媒介融合時代,傳播媒體的技術、平臺、內容采取獨立運營的模式,而融媒體技術提供了三者融合的技術支持,為節目創新提供更多可能性。電視媒體借助融媒體技術,將自身的節目內容放在其他媒介上傳播,使得文化類節目的影響力增強,擴大其傳播范圍。文化類電視節目傳播渠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傳播方式,利用多種平臺對節目進行宣傳和推廣,將社交軟件、新聞客戶端等作為電視臺以外的宣傳陣地,內容也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如文字、音頻、視頻等,根據傳播渠道的不同,進行針對性調整。突破電視媒體的受眾地域、時間限制,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1.樹立正確社會價值導向
一個優秀、接地氣的文化類節目,應具有傳遞社會主流價值觀,弘揚正能量的功能。從電視節目的社會功能來看,應擔負起傳播中華民族文化、主流價值觀的歷史責任。對于文化類節目而言,其強調的知識輸出和道德教育的定位,更應注重這一功能的展現。社會的變化節奏加快,各種思想引起碰撞,促進人們交流和思想融合,文化類節目應帶著這份使命,弘揚正能量、引導社會風向。因此,通過提高電視節目內容質量,呈現優質的、高水平的、體現民族文化的電視節目。
2.深度挖掘優秀文化
在融媒體的時代,各傳播媒體相互融合,削弱了渠道傳播優勢,各媒體在競爭中只有通過內容來吸引受眾。文化類電視節目要想得到觀眾的認可,需要優化節目內容,打造原創節目,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只有如此,才能發揮節目引導社會方向,弘揚正能量的作用,以原創的節目形式吸引受眾,以優秀文化啟迪人心。優秀文化是電視節目創新的源泉,也是提高節目質量的助推器,為節目內容增添活力。
綜合上述,在融媒體環境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突破了傳統傳播方式的時空限制,能夠以多種形式呈現節目內容,擴大節目宣傳范圍,提高節目影響力。通過新技術應用和深度挖掘文化內容,提高節目互動性和內容質量,實現節目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