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金融海嘯引發的大失業潮,各國政府正在為了如何創造工作發愁時,尚未開發的綠色環保產業逆勢而起,成為最佳解藥。
凡從事與環保或永續生活等相關職業的工作者,統稱綠領。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光是太陽能、風力和生質能源產業,到2030年全球將增加2000萬個工作機會,約是目前職缺的10倍左右。歐洲工會聯合會統計,為了在2030年降低(和目前相比)29%碳排放量,在建筑產業會產生350萬個工作機會,約是現在職缺的3倍。
但轉型為綠領,須具備兩種能力:一、跨領域知識;二、環保價值觀。
例如,未來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能做綠色會計。綠色會計人,不僅要懂會計,還要懂管理學、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和生態學等。
同時,未來的綠領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和新能源領域。
美國:美國太陽能協會指出,2030年美國每4位工作者就有l位為綠領。
日本:2010到2020年,日本綠領工作機會由111萬人成長到123萬人,成長達10.8%,其中有26%為資源回收處理產業。
歐盟:為了降低29%碳排放量,建筑業工作機會將增加350萬人,約是目前職缺的3倍。
新加坡最后一個村莊消失
這里是新加坡神秘的伊甸園,在綠數的掩映下一個小村莊里充盈著小鳥愉快的叫聲。類似的場景在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都很常見。但在新加坡,這卻是全國僅存的最后一個村莊。在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國家,摩天大樓和高速網絡司空見慣,坐落在一片林中空地內的Kampong Buangkok村顯得有些突兀。
自上個世紀60年代,新加坡開始建設國家公寓后,大量的村莊就逐漸從這個國度消失了。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叫做Kampong的村莊便會被政府指定重點發展經濟。當它消失的時候,世界著名的國家改造工程之一將宣布完成。新加坡永遠地摒棄了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
一位新加坡地理學教授Koninck說:“新加坡的徹底革新始自于上個世紀60年代。”現在,90%的人口都已經搬入政府建造的公寓,隨著城市不斷地變化,許多人還要第二次搬遷。Koninck教授說:“一切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服務。”
當代的新加坡,鄰居之間根本不認識。Sarimah Cokol現年50歲,他在Kampong村長大,現在居住在政府公寓里。他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下班,回家,鎖門。”
編譯:符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