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淑敏
摘要:《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長篇小說,敘述了17世紀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zhàn)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chǎn)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jīng)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nóng)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jīng)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終于脫險,返回故鄉(xiāng)。
關鍵詞:名著閱讀;交流;教學設計;魯賓孫漂流記
教學目標:
1、通過談話、交流,激發(fā)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2、了解整本書閱讀的基本方法,運用其中一兩種方法閱讀“環(huán)島探險”這一章節(jié)。
3、通過辯論的形式,引導學生理智、辨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掌握讀整本書的方法,并運用到閱讀活動中去。
2、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讀書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這是老師最近讀書的一段內(nèi)容:
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下,也有一些積極的東西值得回味。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出示幻燈片)
二、引導讀書方法
1、這本《魯濱孫漂流記》,據(jù)說有的同學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jīng)讀過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讀第二遍、第三遍了,能說說你是怎么讀這本書的嗎?
教師結(jié)合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讀書方法。
預設:
(1)、先讀前言,知道了大概內(nèi)容,我非常感興趣,然后就細細的讀。
(2)、我第一遍是先看目錄選讀,其余的大概翻翻。第二遍是從第一章開始一節(jié)一節(jié)的讀。
(3)、每讀20頁做一篇讀書筆記,對經(jīng)典語段摘錄,讀后寫感悟。
2、教師總結(jié):
讀整本書并沒有固定的程式,我們可以根據(jù)讀書的不同目的和需要以及書的性質(zhì)、內(nèi)容、文體等,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的獨特的閱讀方式。
三、暢談閱讀收獲:(小組交流后展示)
1、同學們,這本書,讀到現(xiàn)在,你們一定收獲不小吧?能說說嗎?
我們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會每小組選一名代表來和大家進行交流。
匯報交流: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匯報:(啟發(fā)同學通過對人物的印象、野外求生的技能和經(jīng)驗、是一個幸運的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等方面來談)
預設:(1)、我們組知道了這本書可以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了魯濱孫三次航海探險的經(jīng)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這本書的主體,寫魯濱孫在一個荒島上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生活了28年;第三部分,主要寫魯濱孫在荒島上收復了一條大船,回到了英國。
板書:從厚讀薄
(2)、魯濱孫的性格特點:我們覺得魯濱孫是一個很有膽識、很有勇氣的人。如果是我們組同學一定不敢去進行這樣驚險的冒險。
(3)、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是發(fā)明家。很頑強,困難被他一一克服,而且憑著智慧造出了很多東西,值得佩服。
(4)、我們知道了當遇到困難、挫折等不幸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并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跡來。
2、師總結(jié):課前,老師拜讀了大家的讀書筆記,同學們,在你的眼中,魯濱孫28年的荒島生涯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
(寂寞、孤獨和無助的、幸運的、艱難又刺激的、危險的、困難重重、創(chuàng)新的生活、愜意的……)
2、魯濱孫在這個荒島上度過了28年,無數(shù)次的絕處逢生,使你對書中的哪一段銘記于心?結(jié)合你的預習紙來談談。
(圈地馴羊、星期五的書現(xiàn)、恐怖的人肉宴、激戰(zhàn)野人、造獨木舟)
預設:
(1)、圈地馴羊:他先做了幾只夾子來捕捉山羊,可是夾子的質(zhì)量不是太好,沒有捉到羊。后來,他就挖陷阱,前幾次有意沒有上機關,來引誘羊群,后來改裝機關,結(jié)果成功的捕捉到了三只羊。接著他又修筑籬笆把這些養(yǎng)圈養(yǎng)起來,一年半以后他有了12只羊,又過了兩年,除了宰殺吃掉的,還有43只羊,他可以隨時吃羊肉,喝羊奶,而且還做出了奶油和干酪。
(2)、造獨木舟:他花了半年時間造了一只獨木舟,可是船太大,無法下水航行。但是,他毫不放棄,后來又造了第二只獨木舟,終于成功了。他就乘坐這只獨木舟進行了一次環(huán)島探險。我非常敬佩魯濱孫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3)、“激戰(zhàn)野人”:魯濱孫和星期五發(fā)現(xiàn)野人來島上吃人,就同野人大戰(zhàn)一場,大獲全勝,救下一位西班牙人,還救下了星期五的父親。這段描寫非常驚險、刺激。
3、點撥、總結(jié):
其實,我們讀書也要象看電影一樣,把讀到的內(nèi)容,在腦海中展現(xiàn)出具體的畫面,再想想從書中明白了什么,那才叫真讀書。這就是把書從薄讀厚的過程。板書:從薄讀厚
五、精讀體會細節(jié)
1、請大家把書翻到“環(huán)島探險”這一章節(jié)。
出示要求:運用精讀和略讀的方法再次閱讀“環(huán)島探險”,在最能打動你的語言處停下來,批注并寫出感受,其余大致瀏覽。(學生讀書大概5分鐘)
2、點撥做批注的方法:
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個詞或幾個詞組寫下來。
匯報交流:
(1)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誰來說說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要是能再談談你的感受就更了不起了。
A、我對環(huán)島探險中魯濱孫造獨木舟這部分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幾年的時間做一件事非常震撼。
B、C、(學生交流所畫句子,談感悟:略)
(2)點撥:
這次,同學們運用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你的新感受和新認識如何,魯濱孫具有哪些美好品質(zhì)?
板書:堅持不懈、永不言棄
(3)精彩片段朗讀指導:出示屏幕:
教師指導:帶下劃線的詞說明了什么?(時間長)怎樣讀出時間的長,讀出魯濱孫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性格?師范讀指導重音、聲音的抑揚頓挫。生練讀、齊讀。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這一片段,進一步體會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特點。(播放電影片段)
(4)點撥:故事情節(jié)、內(nèi)心獨白都可以讓我們看到魯濱遜的內(nèi)心,你畫出了哪些這樣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師總結(jié):
名著,不僅因為它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還因為給人以啟迪,帶來精神力量。
出示:
3、大家可以做讀書卡片,相信你一定會時時從這些經(jīng)典的語句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
六、辯論感悟人物形象:
昨天有同學讀后感中這樣寫到:
1、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
2、下面,讓我們以正方和反方辯論的方式來談一談。
3、小練筆:
用最精煉的句子寫出本書推薦理由。
七、總結(jié)、作業(yè):
1.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繼續(xù)讀原著《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
2.找其他的歷險名著讀一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