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一無業人員攜帶火槍狩獵并射殺一只小麂,聽到槍聲的村民報警。辦案機關經調查發現,該人員私藏槍支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遂對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男子唐某德1973年12月出生,小學文化。他共有三處住房:在陜西省嵐皋縣某鎮某村有一套老房子(下稱“老房子”)和一套翻建房(下稱“翻建房”),在某社區有一套新房子(下稱“新房子”)。多年前,老輩人給唐某德留下一支老式火槍,起初存放于老房子后面的檐溝里,后來唐某德將該槍轉移到翻建房臥室內藏匿。
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以通過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予等方式收藏文物。但該法同時對收藏文物作出了限制性規定:要通過合法方式取得,且可以依法流通。這一限制性規定彰顯了國家從真實性、合法性和流通性等角度對民間文物實施保護與利用的原則,也要求民間收藏者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收藏文物的合法性與安全性。另外,我國槍支管理法規定,國家嚴格管制槍支,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法律規定持有槍支。
參照文物保護法和槍支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可知,槍支是不可收藏的。唐某德私藏火槍是違法行為。然而,他在違法的歧路上越走越遠。
2022年農歷正月的一天,唐某德到住處附近的山上摘獼猴桃,在一個巖洞中發現一個蛇皮袋,上面壓著一塊石頭。好奇的唐某德打開蛇皮袋,發現里邊有一支火槍。唐某德悄悄將這支槍藏匿到老房子后面的檐溝里。2023年下半年,唐某德將這支火槍帶進老房子,藏于臥室中。
唐某德撿到的這支槍長約1.5米,由無縫鋼管、槍托、扳機等零部件及一根淺黃色繩帶組成。該槍整體上比較新,槍托是木質的,扳機是鐵制的,無縫鋼管是銀白色的,槍管和槍托用銀色鐵皮固定。
據唐某德歸案后供述,他知道槍支是不能收藏的,也知道國家的相關法規和政策。因此,他對外一直保守著藏槍的秘密,甚至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其私藏火槍的事。
如果唐某德不使用火槍,也許他私藏火槍的秘密就不會被發現。然而,唐某德有玩槍的癖好。據其堂兄唐某甲證實,他至少兩次看見唐某德挎著火槍在附近的松樹林里轉悠,還聽到松樹林里傳出槍聲。他不知道唐某德的槍是從哪里來的。
2024年3月中旬,唐某德突然心血來潮,打算“練練槍”,于是便把兩支火槍拿到新房子。光有槍不夠,還需要火藥、彈珠等。于是,唐某德從市場上買來“沖天炮”(一種鞭炮),從里邊剝出黑色粉末狀火藥;從網上買來鋼珠,用作火槍的彈丸;接著他又自制了引信,用于引燃槍管內的火藥。
一切準備就緒后,2024年3月12日,唐某德邀約同村的唐某乙(另案處理)一起上山打獵。唐某乙答應了,并將自己組裝后私藏在家里豬圈中的一支火槍帶到唐某德的新房子。
3月15日晚上8時許,兩人相約在唐某德的新房子碰頭。唐某德攜帶其撿拾的火槍和唐某乙組裝的火槍,坐上唐某乙駕駛的摩托車,駛往附近的山林。
兩人到達山腳下,停下摩托車,分別持各自的火槍徒步上山尋找獵物。兩人找了兩三個小時,沒有發現獵物,于是便原路返回。唐某德在返回的途中發現一只小麂,于是悄悄趴在地上,瞄準目標后扣動了扳機。隨著“砰”的一聲槍響,中彈的小麂應聲倒地,掙扎了幾下便斷氣了。
唐某德和唐某乙攜帶獵物回到唐某德家中后,將小麂剝皮,分成4塊,并商定一人分得2塊,然后將麂肉放入冰柜中。處理好獵物后,兩人將此次狩獵用的兩支火槍藏匿在唐某德家中。
唐某德沉浸在獵殺和分享獵物的喜悅中,然而他此時并不知道,槍聲給了他“沉重一擊”。這聲槍響驚動了附近的村民。有村民將情況反映給村干部魏某,魏某遂向當地警方報案。
警方立即展開調查,很快發現唐某德和唐某乙有重大嫌疑。2024年3月22日,民警依法對唐某德的翻建房進行搜查,查獲老舊火槍一支;依法對唐某德的新房子進行搜查,查獲較新的火槍兩支(其中一支系唐某德所有,另一支系唐某乙所有)、野生動物尸塊、火藥、鋼珠和軍刀等物品。
經陜西省安康市某司法鑒定中心檢驗鑒定,從唐某德住處依法查扣的三支疑似槍支(其中兩支系唐某德所有,另一支系唐某乙所有)均是以火藥為動力的非制式槍支。
經陜西省動物研究所鑒定,被唐某德獵殺的送檢動物尸體為小麂,屬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嵐皋縣林業科技服務中心認定,唐某德和唐某乙非法狩獵的地點不屬于禁獵區,但其狩獵的時間在禁獵期內。
根據國家林業局《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和《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案涉被獵殺的小麂屬偶蹄目麂科,其基準價值為3000元。
被告人唐某德因涉嫌非法持有槍支,于2024年3月22日被刑事拘留,4月3日被執行逮捕,6月28日被取保候審。
陜西省嵐皋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唐某德犯非法持有槍支罪,于2024年7月16日提起公訴。鑒于被告人唐某德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嵐皋縣檢察院還隨案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唐某德依法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3000元;針對非法獵殺陜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小麂的行為,在縣級以上新聞媒體賠禮道歉。嵐皋縣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24年8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嵐皋縣法院經審理認為:唐某德違反槍支管理法規,非法持有槍支兩支,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唐某德使用槍支非法獵殺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麂一只,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依法應從重處罰。被告人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無犯罪前科,并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從輕處罰。對此辯護意見,法院予以采納。被告人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持有的不是槍支。經陜西省安康市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案涉槍支系以火藥為動力的非制式槍支。因此對該辯護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根據案件性質、社會危害程度及唐某德經社會調查評估,符合非監禁刑執行條件的情況,法院對公訴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予以采納。
被告人唐某德除應承擔刑事責任外,其所殺害的野生動物系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根據民法典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其還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公益訴訟起訴人請求判令唐某德依法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3000元,以及針對非法獵殺行為在縣級以上新聞媒體賠禮道歉,于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
2025年1月24日,嵐皋縣法院對外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唐某德犯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扣押在案的槍支兩支、火藥、鋼珠、刀具及小麂尸塊,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理;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唐某德于判決生效后3日內,依法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3000元;于判決生效后3日內,針對非法獵殺陜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的行為,在縣級以上新聞媒體賠禮道歉。
一審宣判后,唐某德未提出上訴。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