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松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演奏藝術特色解析
的經典作品,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雖然在技術上對演奏者提出了挑戰,但在情感表達上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本文圍繞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展開多維度研究,分析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梳理其三個樂章的音樂特點,并探討其演奏藝術特色,以期能為演奏者更好地演繹該作品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關鍵詞】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演奏? 藝術特色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是德國浪漫派最具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精美、優雅和華麗著稱。《e小調小
藝術評鑒 2024年7期2024-07-07
- 門德爾松鋼琴作品《d小調莊嚴變奏曲》音樂分析與演奏闡釋
人物之一——門德爾松所創作的。豐富的演奏技巧及多變的旋律節奏將這首作品的浪漫與古典完美融合,具有極高的鋼琴演奏價值。本文將從原曲的創作背景、曲式結構、旋律特征、變奏手法等方面入手,并結合筆者的演奏體驗,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和研究,便于大家對這首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關鍵詞:門德爾松;《d小調莊嚴變奏曲》;音樂分析;演奏闡釋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1-00-03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d小調莊嚴變奏曲》于1841年創
藝術大觀 2023年21期2023-08-12
- 門德爾松《無詞歌》的鋼琴演奏特點
:費列克斯·門德爾松是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他是一位杰出的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在歐洲音樂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代表作《無詞歌》也叫《無言歌》。《無詞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35年中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門德爾松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筆者結合自己的鋼琴學習經歷,對聲部控制、和弦演奏、裝飾音演奏等部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演奏的特點進行了剖析,以期為今后演奏其他作品提供參考。關鍵詞:門德爾松;無詞歌;演奏特點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
藝術大觀 2023年17期2023-07-10
- 門德爾松《e小調隨想回旋曲》演奏技巧詮釋
許靜摘 要:門德爾松是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善于歌頌和描繪自然,因此他的音樂被稱為“描繪性浪漫主義”。《e小調隨想回旋曲》是門德爾松的早期作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樂曲。本文將對該作品的結構特點、演奏技巧、音樂情感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對鋼琴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幫助。關鍵詞:門德爾松;曲式結構;演奏技巧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3-00-03一、作曲家與作品簡介(一)門德爾松簡介雅科布·
藝術大觀 2023年13期2023-06-27
- 《船歌》音樂形象的分析探究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是一位與音樂一起度過豐富多彩一生的優秀德國作曲家。同時,他所創造的鋼琴曲不但繼承了古典主義時期的莊嚴與和諧美感,還同時表現了輕快明朗的浪漫格調,呈現出鮮明獨到的作品個性。【關鍵詞】門德爾松;船歌;音樂形象【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4幾個世紀以來,門德爾松的作品《無詞歌》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4期2023-06-25
- 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作品分析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是一位集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音樂活動家等頭銜于一身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門德爾松家庭條件優越,從小便接受專業的藝術引導,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門德爾松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古典氣息,他擅長用音樂來描繪大自然的美景,被譽為風景畫大師,由于他生在富足之家,其作品風格大多是樂觀、積極、輕松的,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幸福的音樂家”。《隨想回旋曲》這首鋼琴作品于門德爾松15歲時創作,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他腦海中無一不是天真美好的事物。門德爾松充分發揮想
藝術科技 2023年12期2023-06-23
- 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的音樂分析和演奏詮釋
格。有助于對門德爾松音樂作品創作和演奏特點的理解。【關鍵詞】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古典;浪漫;演奏詮釋【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2《隨想回旋曲》是門德爾松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鋼琴音樂作品,在音樂表演和教學實踐中頻繁應用。本文試圖從音樂創作特點和演奏技法兩個方面對該曲音樂創作中的古典和浪漫音樂元素進行分析,以期為該曲的音樂理論研究以及音樂表演實踐提供借鑒。一、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的音樂分析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2期2023-06-21
- 德國前古典美學中的藝術分類問題及其今日啟示
突破性進展。門德爾松通過吸收前人觀點對“美的藝術和美的科學”做出了界定,為正面處理藝術分類問題以及成熟藝術體系理論的建構作出了突出貢獻,二者被溫克爾曼和萊辛分別從造型藝術和文學兩個方面繼承與革新,并最終被赫爾德的歷史主義藝術分類思想所批判吸收。門德爾松、萊辛、赫爾德三人的藝術分類思想不僅深刻影響了德國古典美學,而且為之后衍生出的諸種藝術分類理論奠定了基礎,今日學界重新思考藝術分類問題同樣可以從中獲得新的啟示。【關鍵詞】 德國前古典美學;藝術分類;門德爾松;
藝術學研究 2022年3期2022-06-13
- 門德爾松《無詞歌》藝術特征與演奏分析
關鍵詞:門德爾松 《無詞歌》 藝術特征 演奏要點一、門德爾松與《無詞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1809—1847),浪漫主義時期德國最負盛名的音樂家。其一生雖然十分短暫,卻被譽為是最幸福的音樂家。與同時期生活拮據甚至窮困潦倒的作曲家相比,門德爾松的家境十分優越。父親是德國有名的銀行家,母親則擅長鋼琴演奏,使得他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音樂啟蒙。16歲之前,門德爾松便具有了公開演奏、獨立作曲、指揮樂隊等多項經歷,17歲時創作出的《仲夏夜之夢》則讓他在歐洲樂壇聲名鵲起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價值
國著名作曲家門德爾松創作的一首音樂作品,被譽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全曲充滿了柔美的浪漫主義情緒和齊整均勻的形式美,無論是在演奏技巧上還是在音樂旋律上都呈現出了極高的造詣。本文將進一步對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價值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為人們對該部經典作品進行欣賞理解與深入研究做基礎科學指引。關鍵詞: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藝術價值門德爾松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是德國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浪漫派音樂家之一,其音樂作品以嚴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3期2022-04-05
- 飄蕩在威尼斯上的“船歌”
曲家、鋼琴家門德爾松。門德爾松在深受船夫歌聲的感染后,創作出了一部優秀的“無詞歌”——《威尼斯船歌》。顧名思義,“無詞歌”就是沒有歌詞只有旋律的歌曲。更進一步說明就是:“鋼琴曲調如傳唱的歌曲般優美動聽”。這些聽起來像歌卻沒有詞的音樂體裁,由門德爾松創立。門德爾松后來更是將“無詞歌”用作了鋼琴小品集的名字,《無詞歌》全集共四十九首,著名的《威尼斯船歌》也位列其中。或許正如門德爾松所說:“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門德爾松自小
花火·慧閱讀 2022年4期2022-03-18
- 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的四個演奏難點探析
周櫻亭摘要:門德爾松是浪漫主義時期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他一生創作了無數推動時代發展的優秀作品。其中,鋼琴作品《隨想回旋曲》不僅充斥著浪漫主義時期的夢幻與抒情,而且處處彰顯著古典主義時期的嚴謹與理智。本文主要分析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內容、演奏技巧,從宏觀到微觀的角度對柱式和弦、跳音、琶音與半音階、八度四個技術難點進行深入探討,以期更好地演繹整首作品。關鍵詞:《隨想回旋曲》;演奏技巧;門德爾松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藝術科技 2021年17期2021-11-30
- 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研究
羅華穎門德爾松是19世紀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個很有時代感的人,他常常因為鋼琴要創造“新”種類的形象而感到絕望,但卻給舊的形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創造力。本文以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為核心,結合其具體作品進行研究,深入分析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一、門德爾松藝術風格概述門德爾松的音樂成就比他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主要作曲家的影響還大。一開始,普通聽眾為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簡單明了的抒情性和生命力著迷。門德爾松在清晰有序、易于理解的音樂結構中表達自己的感情
牡丹 2021年10期2021-08-06
- 無詞勝有詞
?浪漫主義 門德爾松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91 無詞歌(songs without words)又稱無言歌,是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家菲力克斯·門德爾松首創的按照歌曲體裁和形式特點寫作的小型器樂曲,后來成為19世紀特性曲的重要體裁。柴可夫斯基、圣-桑斯、李斯特、肖邦等也都寫過這一體裁的作品。 這類器樂小品不是指我們常聽到的帶哼鳴或其它沒有詞的歌曲,它
南北橋 2021年8期2021-05-24
- 淺析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的創作特征
馬惠琦摘要:門德爾松是介于古典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他的早期作品充分體現了古典和浪漫時期融合的奇妙風格。本文通過論述《隨想回旋曲》中回旋曲的創作特征和對主題材料的運用、延伸與發展,以及樂曲中所包含的和聲曲式的靈活運用,以期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門德爾松及其早期創作風格。關鍵詞: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創作特征引言:本作品主要表現隨想曲的行板和回旋曲的急板形式以及優雅華麗的技法。整首作品前半部分優雅低沉的旋律與后半部分的青春陽光和靈巧輕動相互交錯,具有強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2020-09-22
- 藝術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與《紡車旁的瑪格麗特》的演唱研究
革新,本文以門德爾松藝術歌曲代表作《乘著歌聲的翅膀》和舒伯特藝術歌曲代表作《紡車旁的瑪格麗特》為研究對象,對作曲家,詩歌作者,歌曲的介紹,歌詞德語語音,曲式結構分析,演唱處理等方面進行闡述。關鍵詞:門德爾松;舒伯特;紡車旁的瑪格麗特;乘著歌聲的翅膀一、《乘著歌聲的翅膀》 (一)作曲家:雅各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是德國作曲家,是德國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年僅38歲,雖生的短暫卻一生風光絢麗幸福美滿。門德爾松的作品涉及很多體裁,首創無詞歌
黃河之聲 2020年13期2020-09-12
- 門德爾松《威尼斯船歌》Op.30 No.6音樂分析
】費力克斯·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是早期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與韋伯、舒曼等同為德國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創作過多種音樂的體裁,涉及交響曲、鋼琴小品、序曲等。然而,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是他首創了形式短小的鋼琴小品《無詞歌》。1834年他創作了六首《無詞歌》,其中第六首《威尼斯船歌》更廣為流傳,它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也正因如此,開啟了德國音樂新的章程。【關鍵詞】門德爾松;鋼琴小品;無詞歌;
今古文創 2020年38期2020-09-10
- 門德爾松第三交響曲賞析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國猶太裔作曲家、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義杰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作品以精美、優雅、華麗著稱。關鍵詞:門德爾松;交響曲;室內樂費利克斯·門德爾松是鋼琴神童,9歲就開始公開演奏,10歲時就為《詩篇19》譜曲,12歲已寫出一首鋼琴四重奏(op.1),14歲組織自己的私人樂隊,16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7-09
- 鋼琴演奏中作品情感的表達
能。本文結合門德爾松鋼琴小品《威尼斯船歌》,探討演奏者如何在鋼琴演奏中借助鋼琴演奏技巧及相關音樂理論知識來進行作品的情感表達。關鍵詞:鋼琴演奏? 情感表達? 演奏技巧? 門德爾松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8-0020-02鋼琴演奏作為音樂表演的一種形式,是連接作曲家與聽眾之間情感傳遞的橋梁,只有演奏者在具備熟練演奏技巧的基礎上,通
藝術評鑒 2020年8期2020-06-03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藝術價值探析
代知名音樂家門德爾松特色鮮明且富有影響力的一部代表作,其特色就是將傳統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進行了完美融合,該部作品集中體現了門德爾松的藝術造詣、創作能力與作品風格。本文首先對該部作品進行了分析,然后總結了其作品特色及蘊含的藝術價值,作為對該部作品進行欣賞、理解和深入研究的基礎指引。【關鍵詞】《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門德爾松;藝術價值【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013-02【本文著錄格式】任書
北方音樂 2020年6期2020-05-26
- 淺析門德爾松《e小調隨想回旋曲》Op.14
》Op.14門德爾松最著名的鋼琴作品之一,也是門德爾松早期作品創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但仍然繼承了古典主義的嚴謹性。本文通過分析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整首作品的音樂結構、演奏技巧,進一步理解該作品表達的情感,使演奏者對作品有新的認識,有利于演奏者的學習和彈奏,更恰當地表現該作品。【關鍵詞】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演奏技巧【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018-02【本文著錄格
北方音樂 2020年1期2020-05-25
- 藝術歌曲《威尼斯船歌》的演唱分析
期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于1842年(Jacob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根據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的詩譜寫而成,是作品op.57中的第五首藝術歌曲。作品旋律優美動聽,音域范圍不廣,演唱難度適中,非常適合有一定聲樂基礎的歌者學習演唱。本文對《威尼斯船歌》這首作品進行細致分析,希望能為廣大歌者學習演唱該作品提供一定的幫助。【關鍵詞】威尼斯船歌;門德爾松;音樂分析;演唱分析【中圖分類
北方音樂 2020年1期2020-05-25
- 門德爾松的“音樂絮語”
相聯系。而像門德爾松這樣,整個家庭聚集了所有的社會資源,成就其天賦的例子,在西方音樂史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門德爾松的祖父摩西是著名的哲學家,父親是銀行家,并且精通藝術和教育,母親則愛好音樂,姐姐芬妮也是鋼琴家。這種得天獨厚的家庭條件,最大程度上成就了門德爾松的音樂道路。父親為孩子聘請了私人教師,教授德語、文學、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英語、數學、素描、舞蹈、體操、游泳、馬術、歌唱、鋼琴、樂理等課程,門德爾松還額外學習了小提琴和中提琴。這些繁多又豐富的課程使
音樂愛好者 2020年1期2020-05-21
- 淺析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
浩【摘 要】門德爾松是浪漫主義時期德國猶太裔作曲家、鋼琴家、風琴演奏家,幼年嚴格的音樂訓練,加之生活和創作的經歷之順暢,使他創作出的作品輕松而富有美感。本文主要針對門德爾松早期的鋼琴作品《隨想回旋曲》的分析,更深入了解門德爾松的創作特點,在演奏者彈奏時能更深切體會到作曲家在創作時的情感,將其體會融入至作品中。【關鍵詞】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演奏分析中圖分類號:J647.4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
戲劇之家 2020年11期2020-05-09
- 淺談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特點
,集中體現了門德爾松創作技法的高超和出色的音樂才華。時至今日,許多小提琴演奏家也經常選擇這部作品作為自己音樂會上的保留曲目。【關鍵詞】門德爾松;協奏曲;演奏特點;浪漫主義【中圖分類號】J62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021-02【本文著錄格式】杜悅翔.淺談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特點[J].北方音樂,2020,02(
北方音樂 2020年4期2020-04-20
- 淺談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的演奏技法
漫主義作曲家門德爾松的鋼琴音樂中既有古典主義的嚴謹與理性,又有浪漫主義的抒情和幻想。《隨想回旋曲》是一首大型回旋曲式結構的樂曲,樂曲的演奏技法豐富多變;大量運用的八度技巧、分解琶音、半音階、雙音、復調、三聲部、斷奏、連奏、跳奏、落連提重復音等鋼琴演奏技術以及無詞歌性質的段落貫穿其中。主要用實驗研究法、找尋相關資料及文獻,進一步研究門德爾松在當時用嫻熟的演奏技法寫下的這首至今廣為流傳的鋼琴名曲。【關鍵詞】門德爾松;隨想回旋曲;演奏技法【中圖分類號】J676?
北方音樂 2020年3期2020-04-20
- 淺析門德爾松的音樂風格及音樂創作
音樂家之中,門德爾松是最獨特的一位,本文從門德爾松的性格特點、生平經歷及家庭環境為依據,分析門德爾松的音樂作品風格。【關鍵詞】門德樂松;音樂風格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072-01一、門德爾松的生平簡介門德爾松被譽為是最幸福的藝術家,這和他的家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父親是一位銀行家,母親是鋼琴家,為門德爾松的音樂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門德爾松從小接觸古典音樂,深愛貝多
戲劇之家 2019年30期2019-11-28
- 淺談門德爾松《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鋼琴協奏曲是門德爾松早期的作品,受韋伯的影響,讓門德爾松在這首曲子中將樂曲的三個樂章用無間斷的旋律連接,是音樂進行快速流動,而且毫無間斷。關鍵詞:門德爾松;創作;青春;協奏人物簡介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德語: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國猶太人,生于漢堡,門德爾松以其豐富多彩的成就區別于其他的音樂大師。不僅是優秀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2019-10-21
- 門德爾松《無詞歌》音樂創作手法的研究與思考
趙家珩摘要:門德爾松,德國著名作曲家,浪漫主義中期的著名音樂家之一,一生創作了多部作品,他的創作注重個人情感的表現,并力圖滲透到歌曲的靈魂深處。他所創作的《無言歌》在他的音樂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選取了門德爾松《無言歌》中的《信心》(Op.19,No.4),其結構單純,優雅明凈,雖略帶傷感,但又似有不可言說的浪漫。筆者即以此曲為例,以分析法和文獻研究法為主要方法進行簡要解析,從而對門德爾松《無詞歌》的音樂創作的手法進行研究與思考,為日后對門德爾松其他作品
藝術大觀 2019年26期2019-10-12
- 音樂表演實踐過程中音樂理論對其的指導作用
視角入手,以門德爾松的無詞歌之《春之歌》為例,闡述音樂理論研究如何對音樂表演活動產生影響,希望以淺薄的能力梳理音樂理論對音樂實踐的反哺線索,為相關方面音樂理論研究的價值認定和未來發展提供依據。關鍵詞:音樂演奏;音樂理論;門德爾松;春之歌作為高等音樂院校的學生,回顧多年的音樂實踐經驗我們深深感觸到,鋼琴演奏即便是一項實踐活動,但它無法脫離理論知識的指導。當我們拿到一首新的鋼琴作品時,為了能夠準確詮釋和把握作品的技術和音樂內涵,我們往往需要接受一些關于演奏和作
藝術大觀 2019年16期2019-10-09
- 淺析門德爾松的《無詞歌》
一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將聲樂題材的歌曲運用在器樂獨奏上,首創了“無詞歌”題材,共創作48首《無詞歌》,其藝術價值也經久不衰,是教學中必備的教材。本文即是以《無詞歌》曲集中的第40首(作品85之4)為例,分析門德爾松的《無詞歌》作品及其創作特點。【關鍵詞】門德爾松;鋼琴;《無詞歌》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5-0071-01一、門德爾松的生平與音樂道路門德爾松1809年出生在德
戲劇之家 2019年25期2019-10-06
- 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及創作思想分析
馮健門德爾松鋼琴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不僅富有古典美,還蘊含著浪漫主義的思想。本文從門德爾松的藝術生平進行切入,并且觀察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的各階段性特征,通過探索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思想,加深對于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的理解。門德爾松鋼琴作品,在鋼琴演奏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門德爾松一生創造了150余首鋼琴作品,但是發表的僅為70首。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終于擺脫了歷史的偏見,獲得了人們的肯定。一、門德爾松的藝術生平
牡丹 2019年23期2019-09-18
- 門德爾松《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演奏技術分析
摘要:本文以門德爾松的 《g 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為主要研究對象,文章將該協奏曲演奏技術方面的問題進行重點討論和闡述,并論及對門德爾松這一作品的認知。關鍵詞:門德爾松;鋼琴協奏曲;演奏技術一、門德爾松生平概述及創作背景費利克斯·門德爾松,誕生于十九世紀歐洲一個特殊的時期,1809年2月3日出生于德國漢堡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是浪漫派時期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揮家。門德爾松出身的家庭條件十分優越,無論是在鋼琴演奏方面還是文化修養上從小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時期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19年32期2019-09-10
- 淺談《無詞歌》的形式美和內容美
漫主義時期,門德爾松的《無詞歌》曲集橫空出世,其中每一篇都短小精悍,優美動聽,把門德爾松的內心世界展現給世人,給人們帶來不同以往的聽覺感受。美是普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而美的表達需要有一定的形式。在中國音樂美學史上,孔子首先將形式美與內容美進行了區分與統一。對此,本文將從形式美和內容美進行具體分析。【關鍵詞】門德爾松;《無詞歌》;形式美;內容美【中圖分類號】J6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一、《無詞歌》誕
北方音樂 2019年12期2019-08-21
- 門德爾松無詞歌的踏板運用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作為早期浪漫樂派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19世紀中富有天才的作曲家。《無詞歌》作為其鋼琴作品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共包含四十八首鋼琴小品,作品結構工整,門德爾松經常將無詞歌的曲目作為信件寄給家人通過多聲部的創作和不同的觸鍵方法使旋律線在各個聲部交替代替文字來傳達自己這段時間的思想情感。本文主要以作品38第6首為切入點詳細探究其踏板運用。【關鍵詞】門德爾松;《無詞歌》;踏板運用【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
北方音樂 2019年11期2019-08-12
- 淺析門德爾松的《諧謔曲》(Op.16 No.4)作品風格和技巧特點
摘 要: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講求高雅的情趣、適度的表情、精湛的技巧和音樂的形式美。他用清晰淡雅的音樂語言將作品打造成精致的細膩制作。其中鋼琴作品《諧謔曲》Op.16 No.4時而活潑跳躍,時而清新流暢,它的音樂表現與傳統奏鳴曲完全不同,速度變化非常頻繁,即興、無拘無束,表現出門德爾松特有的浪漫主義創作特征。關鍵詞:門德爾松;諧謔曲;技巧1 門德爾松的音樂風格與歷史地位1.1 門德爾松的生平簡介門德爾松生于1809年,其祖籍隸屬德國的漢堡,屬于猶太人血統。門德
藝術科技 2019年5期2019-07-23
- 淺析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和聲張力
江寧摘 要: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開始于1838年,是門德爾松計劃獻給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斐迪南·大衛的禮物,耗費了門德爾松六年的時間,最終于1844年完成。作品出自浪漫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為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浪漫主義的一百年中,西方音樂歷經了全面發展的過程,其中涌現出眾多杰出的音樂家,誕生與積累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培養了音樂的聽眾。此外,在浪漫主義的一百年中,西方的作曲技術得到高度的發展,尤其是和聲的語言,經歷了從穩定的音響至不協和,乃
藝術科技 2019年3期2019-07-23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和演奏分析
殷楠摘要:門德爾松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巨匠,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則是其在弦樂領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內容豐富,堪稱是小提琴協奏曲中的一顆明珠。鑒于此,本文從這部作品的背景談起,就其作品的創作和演奏進行了具體分析,以期獲得對其人其作更加深刻的認識。關鍵詞: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創作和演奏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7-0003-02一、門德爾松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門德爾松(1809-
藝術評鑒 2018年18期2018-12-29
- 《仲夏夜之夢》的音樂與戲劇性特點探析
。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在閱讀了莎士比亞創作的《仲夏夜之夢》,深受啟發遂創作了其音樂生涯的著名作品——《仲夏夜之夢》序曲。本篇文章基于此,站在高中生的角度,研究這部音樂作品所體現的音樂性、戲劇性特點。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關鍵詞: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戲劇性;音樂特點前言:門德爾松所處的時代,正處于當時古典音樂“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相銜接的時期。他與其他作曲家相比,在生前就已備受贊譽,而去世后卻因為種族、宗教方面的原因得到不公正評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2018-12-20
- 門德爾松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研究
廣泛。本文以門德爾松的聲樂作品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古典與浪漫、音樂語言、民族性和公眾性幾個方面對其伴奏情況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詮釋門德爾松的聲樂作品。關鍵詞:門德爾松 藝術歌曲 鋼琴伴奏德國音樂史最為輝煌和燦爛的時間就是19世紀的上半葉,這一時期正是德國古典和浪漫主義相互聯系和交接的一個過程,很多德國的音樂家都在這一時期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這一點對于德國音樂藝術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門德爾松在其中屬于非常獨特的一位,與很多窮困潦倒音樂家的生活背景都有著
藝術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3
- 門德爾松音樂作品創作風格淺析
期的德國給予門德爾松創作的靈感,門德爾松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在音樂作品中進行完美的結合,其音樂被稱為“描繪性浪漫主義”。同時門德爾松對音樂不局限于創作,他更是一位鋼琴家、指揮家以及音樂教育家。由此可見,門德爾松對于音樂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一、門德爾松的生平對其音樂作品創作的影響門德爾松出生于19世紀初的德國。其祖父是一位著名哲學家,父親是一位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母親是一位富有才情的鋼琴演奏家,門德爾松的姐姐也可稱得上是一位音樂神童。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門德
戲劇之家 2018年33期2018-11-14
- 淺析西方浪漫主義早期音樂以貝多芬、門德爾松為主
義;貝多芬;門德爾松第一節貝多芬的一生,跨越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個時期,是兼有兩種音樂風格的音樂家,他繼承傳統又開創新風,成為古典主義的大師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先導。他的音樂及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誕生于德國波恩,他的祖籍是荷蘭平民,后來由于經商,全家遷到德國。父親喜歡酗酒是一位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仆。艱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一樣享受家庭的溫情,由于父親想要培養他成為第二個莫扎特,既可以榮耀家族,也可以掙錢養家,把他當做音樂神童
炎黃地理 2018年10期2018-10-20
- 門德爾松威尼斯船歌的演奏分析
王曉我摘要:門德爾松創作的鋼琴獨奏套曲《無詞歌》中有三首標題為威尼斯船歌的樂曲。本文通過分析三首威尼斯船歌的演奏技巧,表現樂曲的音樂特點以及作曲家獨特的創作風格。關鍵詞:門德爾松;威尼斯船歌;鋼琴演奏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1809-1847)是浪漫主義音樂繁榮時代的作曲家之一。由門德爾松首創的小型器樂體裁作品《無詞歌》是一部鋼琴獨奏套曲,分為6集,共有48首鋼琴小曲。《無詞歌》無論是在音樂語言還是創作風格上都門德爾松所獨創的。其獨特性體現
鋒繪 2018年3期2018-09-04
- 門德爾松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處理
貝妮[摘要]門德爾松的藝術歌曲傳唱度很高,但是真正對其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研究還是少之又少。本文從門德爾松藝術歌曲的特點和其主要音樂思想方面著手,以其比較經典的藝術歌曲作為分析對象來概括其藝術歌曲的創作方法以及鋼琴伴奏的彈奏處理,讓其鋼琴伴奏能更好地帶動歌唱者的情緒,進一步符合作曲家所描述的音樂形象。[關鍵詞]門德爾松;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一、門德爾松和他的藝術歌曲(一)門德爾松生平菲利克斯·門德爾松一巴托爾迪(Felix Mendelssohn-Bartho
藝海 2018年2期2018-08-29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音樂和演奏分析
:浪漫主義;門德爾松;e小調;協奏曲在門德爾松38年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共創作了250部作品。《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集中了門德爾松成熟的創作特征,體現出了作者的對大自然的追求以及浪漫主義的態度,無憂無慮的性情。在這部作品中,無論在音樂表達、旋律及創作形式上,均可以與貝多芬及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媲美,均為經典之作。此作品對當代小提琴演奏技巧及方法起著很大的作用。如今,《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已經成為演奏家們音樂會上爭相上演的經典曲目。本文意在結合自
青年時代 2018年12期2018-07-23
- 門德爾松《無詞歌》浪漫主義圖景的建構分析
界異軍突起,門德爾松的49首《無詞歌》作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古典與浪漫兩種音樂流派交融的背景下,門德爾松以生活和自然為傾訴對象,將濃郁的個人情感融入其中,以歌聲化的表達手法,憑借文學描繪性的方式建構起了獨特的《無詞歌》浪漫主義圖景。而這種圖景的建構得益于其從小所接受的良好教育,以及自身獨特的人生經歷,還有時代發展浪潮的激蕩,形成了門德爾松獨特的音樂風格與特色。關鍵詞:門德爾松;無詞歌;浪漫主義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8期2018-07-09
- 繪畫對門德爾松音樂創作的深遠影響
庚【摘 要】門德爾松是著名的作曲家,同時也是造詣很高的畫者,他極富旋律性的音樂與他的繪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將以門德爾松的繪畫創作理念,論述繪畫對其音樂創作的深遠影響。【關鍵詞】繪畫;門德爾松;音樂創作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9-0064-02門德爾松(1809-1847),德國猶太裔作曲家,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門德爾松的音樂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除了音樂之外,門德爾松在文學、繪畫以及
戲劇之家 2018年9期2018-06-09
- 門德爾松《無詞歌》Op.61之1和聲分析
【摘要】門德爾松《無詞歌》Op.61之1又名“五月微風”或“五月的熏風”,它的旋律如同一個人在述說一段故事,配合上如流水一樣的伴奏織體,是一首非常經典的“無詞歌”體裁的樂曲。在這首樂曲中,作曲家運用并不復雜的和聲卻使得音樂的情感色彩富于變化,創作的手法非常值得借鑒與學習。本文將從和弦色彩的對比及情感的變化方面對樂曲進行和聲分析。【關鍵詞】門德爾松;無詞歌;情感色彩;和聲分析【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為帶有尾聲的再現三段式結構
北方音樂 2018年10期2018-05-14
- 淺談門德爾松鋼琴曲《獵歌》op.19—No.3的演奏體會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創作的49首”無詞歌”中的《獵歌》音樂靈感來自于歐洲的狩獵場景,是門德爾松創作走向成熟時期的標志性作品。他在古典曲式的基礎上首創了”無詞歌”體裁,滲透著浪漫主義的和諧語言,體現出他獨具一格的詼諧風格。本文主要通過對《獵歌》Op.19-No.3演奏體會的分析,從各種角度來進行研究,提高鋼琴演奏者對這部作品的認知。【關鍵詞】門德爾松;鋼琴曲;演奏;體會【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一、鋼琴曲《獵歌》op.19-No.3的創作背
北方音樂 2018年1期2018-05-14
-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
佳【摘 要】門德爾松(1809-1847),德國作曲家。《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他全部創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這首協奏曲是在他經過了幾年的慎重構思后,于1844年創作完成的,百余年來,幾乎成為每位小提琴演奏家必不可少的曲目。【關鍵詞】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中圖分類號:J64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36-0076-01《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的藝術形式與門德爾松以往創作的作品有所不同,它的3個樂章是連續
戲劇之家 2018年36期2018-03-30
- “浪漫派大師”門德爾松的故事(四)
36年6月,門德爾松又來到法蘭克福,他想在此度過一段休閑時光,一天,門德爾松給好友克林格曼寫信:“請寄給我一首歌詞,我太需要它了!最好是一首愛情詩,我想馬上為它譜曲。”克林格曼很納悶,他想不明白門德爾松為什么會突然對愛情詩感興趣。原來,門德爾松在法蘭克福遇上一個姑娘塞西爾。塞西爾是一位牧師的女兒,她楚楚動人,門德爾松一見到她,就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門德爾松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上了塞西爾。他對塞西爾說:“我將離開你一個月,如果在這一個月內,我發現自己離不開你
琴童 2017年4期2017-06-14
- “浪漫派大師”門德爾松的故事(二)
李建華門德爾松(1809~1847)德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是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生于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家庭,9歲開始登臺表演鋼琴獨奏,10歲開始音樂創作,12歲成為德國文學泰斗歌德的“忘年之交”,17歲時完成了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夢序曲》。歌德的邀請策爾特的教導大大開闊了門德爾松的視野,他在音樂創作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不僅創作聲樂作品,還創作了一系列的弦樂交響曲。1821年,門德爾松被破格錄取為柏林歌唱學院的學生。策爾特對自己
琴童 2017年2期2017-04-05
- “浪漫派大師”門德爾松的故事(三)
+++蔡成恩門德爾松(1809~1847)德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是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生于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家庭,9歲開始登臺表演鋼琴獨奏,10歲開始音樂創作,12歲成為德國文學泰斗歌德的“忘年之交”,17歲時完成了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夢序曲》。《仲夏夜之夢序曲》1826年夏天,姐姐芬妮在書店買了一本新出版的《莎士比亞喜劇集》,還沒顧得上看,就放在書桌上。門德爾松看見了,信手拿到了自己的房間。當晚,他一夜沒合眼,一口氣把書讀完。第二
琴童 2017年3期2017-04-05
- 門德爾松的誠實
著名的音樂家門德爾松成名很早,20歲就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一天,他在英國的白金漢宮為女王演奏。演奏過程中,熱烈的掌聲時時響起,女王更是贊不絕口,簡直入迷了。大家都為門德爾松精彩的演出所傾倒。當門德爾松開始演奏一支名為《伊塔爾茲》的曲子時,女王情不自禁地大聲贊嘆:“即使只有這一首曲子,也可以證明門德爾松是一個天才!”門德爾松聽到女王的話,既高興又不好意思,實際上這首樂曲是門德爾松的妹妹芬妮作的,因為家人不同意女人公開發表作品,所以芬妮只能用門德爾松的名字
作文大王·笑話大王 2017年2期2017-02-21
- “浪漫派大師”門德爾松的故事(一)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成了19世紀德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的名字。其實,“費利克斯”在德語里的原意是“幸福”的意思,爺爺喜得孫子,說的是“幸福啊幸福”,爸爸卻以為是爺爺在叫孩子的名字呢。我也想彈琴門德爾松是世界音樂家中極其少見的一位“幸福兒”。他的爺爺是一位哲學家,爸爸亞伯拉罕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媽媽萊婭是一位外科醫生的女兒,有著很高的藝術修養,會彈鋼琴、唱歌、畫畫,還精通法語、英語、意大利語。正是媽媽優異的藝術稟賦,喚醒了門德爾松的音樂天賦。門德爾松
琴童 2017年1期2017-02-18
- 芻議門德爾松對“古典音樂”的復興
001)芻議門德爾松對“古典音樂”的復興郝婭楠(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19世紀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音樂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的音樂在浪漫的抒情中兼具著古典的嚴謹。本文通過對門德爾松音樂成就的梳理,進而歸納門德爾松在多重身份中對“古典音樂”的復興,從而來看一位浪漫主義者的古典情懷。門德爾松;《馬太受難曲》;萊比錫音樂學院門德爾松有著“19世紀的莫扎特”之稱,他的音樂有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二重性。本文所談的“古典音樂”指
黃河之聲 2017年17期2017-01-28
- 不貪他人之功
不貪他人之功門德爾松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一次,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白金漢宮為正在英國訪問的門德爾松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這位著名作曲家的到來。當門德爾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曲子《伊塔爾茲》 時,女王倍加贊賞,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門德爾松并沒有喜形于色,而是平靜地對女王說:“不,這是我姐姐的作品。”原來,門德爾松的姐姐芬妮也是個極有音樂造詣的作曲家,她寫了這首曲子,但發表時,她的兄弟們礙于她的女性身份,不贊成署芬妮的名字,便用門德爾松的名
同學少年 2016年3期2016-04-13
- 他所到之處,盡是玫瑰
佚 名門德爾松是如此的幸運。他出生在一個富足的家庭里。有著一位慈愛的父親和一位溫柔的母親。他幼時就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9歲時,他就以神童的姿態參加鋼琴演奏,這是他的首次公演。10歲時,門德爾松開始作曲,一個童年時的朋友這樣回憶:“我發現他坐在小桌前的凳子上認真地寫東西。我問他在做什么,他鄭重地回答:‘我即將完成我新作的弦樂鋼琴四重奏……自他身后越過肩膀,我看見了書寫漂亮的樂譜,簡直可以和手藝最棒的抄譜匠相媲美。這是他的第一首C小調四重奏。”門德爾松的精力讓
意林 2008年3期2008-10-22
- 誠信可敬
的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在英國首次演奏獲得圓滿成功。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在白金漢宮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女皇說:“特別欣賞你的《伊塔爾慈》曲,……單憑這支曲子,就可以證明你是個天才。”門德爾松聽后,臉脹紅得象紫葡萄似的,感到局促不安。他連忙告訴女皇說:“這支曲子不是我而是我妹妹作的。”“那為什么要用你的署名呢?”“因為我家里所有兄弟都反對用女人的名字發表作品,我只得服從。”“此事還有別人知道嗎?”“沒有。”由此可見門德爾松的高尚人品,使人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梁偉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10期199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