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展,國有施工類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進一步加強施工類企業員工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我們將結合國有施工類企業的特點,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探究如何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
關鍵詞:施工企業;員工;心理疏導;人文關懷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認知水平、價值取向也都發生著變化,進一步加強開展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激發員工生產創造的積極性,進而推動企業的全面改革與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體現出了我們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為企業開展思想政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策略,即,企業要注重員工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在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企業排解矛盾、解疑釋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二者互為因果關系。人文關懷要求在工作中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心理疏導則是在工作中體現了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內心需求的過程。可以看出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對于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而筆者所在的國有施工類企業,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又具有獨特的特點,具體而言,施工企業的工作特點是長期野外施工、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流動性強、工作內容枯燥單調等,這些工作特性往往給員工帶來各種心理壓力,產生不良心理反應,導致一些員工工作積極性差、效率低下,影響著工程項目以及企業的和諧發展。因此,進一步加強施工類企業員工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我們將結合國有施工類企業的特點,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探究如何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
一、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做好企業員工的心理疏導工作。
(1)深入了解,把握員工的實際問題和心理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做好員工的心理疏導工作,首先要了解員工問題的癥結所在,運用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和技術,例如,心理咨詢的面談技術、態度等,深入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態和心理困惑,有助于確立目標,利用符合員工性格特點的方式方法進行工作,進而提高工作實效,提升企業管理的效能。(2)對癥下藥,積極幫助員工進行心理調適。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了解員工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后,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措施。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常常來源于壓力過大、情緒長期壓抑或處理不當。針對員工所存在的問題,企業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心理因素,主動幫助他們進行情緒調節和壓力釋放,積極開展個體或團體心理輔導,為企業員工提供消極情緒的宣泄通道,有效促進員工心理調適能力的提升。(3)正向引導,努力培養員工的積極心理品質。積極心理學倡導探索人類的美德,如愛、寬恕、感激、智慧和樂觀等,有心理學家認為,應該努力培養組織成員的愉悅、興趣、自豪和滿足等積極情緒,因為這些情緒不僅能使個人改觀,也能通過影響組織中的他人和顧客給整個組織帶來變化,從而有助于組織的興旺和發展。因此,企業有必要通過開展活潑向上、形式多樣的活動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情緒,對員工進行正面引導,促使他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認真的工作態度投入工作,在增強員工心理素質的同時,也可以實現企業效益的增長。
二、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指導,加強對企業員工的人文關懷
(1)滿足基礎需要,幫助員工建立工作安全感。企業要努力滿足員工的正當需求,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員工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保障。滿足員工想要獲得穩定收入、公平報酬、安全環境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給予員工踏實工作的安全感和穩定感。以此為基礎才能進一步激發員工為企業奮力工作、爭取佳績的動力。(2)加強文化建設,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首先,大力建設企業文化,傳遞企業精神,切實從員工角度出發,實現人性化管理;其次,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發揮團隊力量的優勢,部門內部、部門之間互幫互助,努力為員工營造一種家的溫暖,促進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信任感。(3)營造和諧氛圍,促進員工獲得價值體驗感。企業在促進員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歸屬需要的滿足后,還應該努力幫助員工獲得尊重和價值感,也就是滿足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當然,這兩種需要的實現與員工內部因素有著更為重要聯系。而企業需要給予員工的關懷則是,完善獎勵機制,當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確定成績時,及時肯定和贊賞,使員工感受到組織的認可,從而獲得價值感,以此促進員工的奮發向上,進一步推動企業效益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孫玉平. 積極心理學在企業員工管理中的運用探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