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飛

【摘要】 目的 對急性脊髓炎患者聯合采用甲基強的松龍與神經節苷脂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分析, 以期為臨床有效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10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 根據患者入院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 各50例。參照組采取甲基強的松龍與丙種球蛋白治療, 研究組采取甲基強的松龍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84.00%高于參照組6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括約肌恢復時間為(6.28±2.20)d、肢體肌力恢復時間(11.27±3.20)d、下地行走時間(13.22±4.32)d, 均短于參照組的(11.79±3.21)、(19.97±4.32)、(24.97±5.55)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甲基強的松龍與神經節苷脂聯合采用應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急性脊髓炎;甲基強的松龍;神經節苷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5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cute myel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nd gangliosid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100 acute myel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thylprednisolone and gamma globulin fo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s for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4.00% than 6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phincter recovery time as (6.28±2.20) d, limb myodynamia recovery time as (11.27±3.20) d and off-bed walking time as (13.22±4.32) d, which were all shorter than (11.79±3.21), (19.97±4.32) and (24.97±5.55)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gangliosides show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itis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Acute myelitis; Methylprednisolone; Gangliosides
經研究相關資料得出, 急性脊髓炎近些年來的患病率正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1]。在神經內科中, 急性脊髓炎屬最多見的脊髓炎, 常由于機體出現的諸多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的急性脊髓炎性病變。常規的臨床治療主要以大劑量激素為主, 但效果并不可觀, 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多。本次主要探究甲基強的松龍和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療效,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并已確診的10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 收治時間為2014年8月~2016年8月, 在所有患者中, 男55例, 女45例。根據患者入院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 各50例。其中, 參照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齡最小23歲, 最大70歲, 平均年齡(35.56±11.61)歲;研究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齡最小22歲, 最大69歲, 平均年齡(35.71±11.2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措施, 主要內容為:營養加強、引導患者多攝取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確保呼吸道暢通以及皮膚干燥清潔, 日常生活注意保暖, 以免受涼;對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時清除等。對于尿潴留的患者, 可采取導尿管保留的措施, 每3~5小時開放1次, 應用3%硼酸液或者0.1%呋喃西林對膀胱進行沖洗, 1~2次/d。
兩組患者均給予1000 mg的甲基強的松龍(普強蘇州制藥有限公司, 注冊證號H20130303)溶入至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脈滴注, 待治療1周后將其改為60 mg的強的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1207)口服, 依照患者病情改善情況適當調整劑量。
在此基礎上:參照組給予患者10 g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 1次/d。研究組給予患者100 g的神經節苷脂(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3224)加入至5%葡萄糖溶液 250 ml中靜脈滴注。1個療程為4周, 治療4周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定。
1. 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價。②對兩組患者的括約肌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時間、下地行走時間進行觀察記錄。
1. 4 療效評定標準[2] 治療效果評定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完全消失, 日常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改善顯著, 并發癥基本控制, 生活自理能力受影響;無效:治療后患者病情未出現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顯效23例(46.00%), 有效19例(38.00%), 無效8例(16.00%), 總有效率為84.00%;參照組患者顯效17例(34.00%), 有效16例(32.00%), 無效17例(34.00%), 總有效率為66.00%;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括約肌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對比 參照組括約肌恢復時間為(11.79±3.21)d、肢體肌力恢復時間(19.97±4.32)d、下地行走時間(24.97±5.55)d;研究組括約肌恢復時間為(6.28±2.20)d、肢體肌力恢復時間(11.27±3.20)d、下地行走時間(13.22±4.32)d;研究組括約肌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均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脊髓炎的患者大部分因感染、少部分因疫苗注射、感染病毒引起脊髓水腫、神經纖維脫髓鞘以及脊髓充血導致。通常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肢癱瘓, 自主神經功能、二便、感覺等障礙[2-8], 病情較嚴重的患者會導致癱瘓, 疾病發作前的表現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 其后由于受涼、外傷以及勞累過度等因素誘發。在臨床中, 急性脊髓炎在發生病變時常常會累及到相鄰的節段, 常見于T3節段到T5節段。通過肉眼能見脊髓充血、混濁以及腫脹。急性脊髓炎切面當中的脊髓白質和灰質通常分界不清, 有時能見點狀的出血情況, 利用顯微鏡的輔助作用能見脊膜和脊髓鄰近血管細胞被浸潤, 并且神經細胞出現萎縮和腫脹, 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有空洞情況出現[9-12]。
在神經細胞膜中, 神經節苷脂是重要組成部分, 亦是神經生長的營養與信息因子, 能對腦神經組織受損的情況進行修復以及重建, 且效果顯著, 同時還可推動神經軸突的生長與突觸的形成[3.13], 使腦電的活動得到恢復, 并對細胞膜進行保護, 推動其酶活性的快速恢復。甲基強的松龍抗過敏以及消炎的作用顯著, 通常應用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癥的治療中[14, 15]。其能對病毒所引起的自體免疫系統過敏反應進行抑制, 進而使炎癥損害肺部細胞的程度被降低, 退燒效果較好;除此之外, 對蕁麻疹血管炎亦有良好的療效。有研究指出[16], 甲基強的松龍與神經節苷脂應用在急性脊髓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獲得極好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組患者顯效23例(46.00%), 有效19例
(38.00%), 無效8例(16.00%), 總有效率為84.00%;參照組患者顯效17例(34.00%), 有效16例(32.00%), 無效17例(34.00%), 總有效率為66.00%;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參照組括約肌恢復時間為(11.79±3.21)d、
肢體肌力恢復時間(19.97±4.32)d、下地行走時間(24.97±
5.55)d;研究組括約肌恢復時間為(6.28±2.20)d、肢體肌力恢復時間(11.27±3.20)d、下地行走時間(13.22±4.32)d;研究組括約肌恢復時間、肢體肌力恢復時間、下地行走時間均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神經節苷脂結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脊髓炎的效果可觀, 建議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渝, 熊小平, 王榮耀, 等. 甲基強的松龍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5):77-79.
[2] 王斌. 神經節苷脂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脊髓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導刊, 2015, 23(8):810-811, 814.
[3] 鹿時剛. 神經生長因子聯合神經節苷脂對急性脊髓炎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8(17):56-57.
[4] 白云馳, 闞志生, 白潔, 等. 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損傷. 中國綜合臨床, 2004, 20(9):807-808.
[5] 劉萍. 探討甲基強的松龍聯合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的臨床效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2):175.
[6] 張海靜. 丙種球蛋白與神經節苷脂輔助治療急性脊髓炎的療效對比.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5):865.
[7] 劉紅釗.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在急性脊髓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3, 15(5):164.
[8] 郝沛. 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6):107-108.
[9] 魏亞. 甲基強的松龍聯合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損傷臨床對照研究. 醫藥與保健, 2014(12):72-73.
[10] 梁武. 神經節苷脂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早期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療效分析. 中國衛生產業, 2014(25):49-50.
[11] 李曉彬, 劉濤, 蔡騰, 等. 神經節苷脂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早期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23):92-93.
[12] 楊卉, 林香玉, 黃萍.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研究. 中國藥業, 2009, 18(13):49-50.
[13] 白云馳, 闞志生, 白潔. 神經節苷脂聯合激素沖擊治療對原發性腦干損傷預后的影響. 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4, 6(5):557-558.
[14] 高明勇, 閆洪印, 李振宇, 等. 甲基強的松龍與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聯合治療急性脊髓損傷.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09, 29(4):814-816.
[15] 李曉東, 羅玉玉, 張文成. 不同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大鼠急性脊髓損傷.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08, 3(2):89-91.
[16] 史銳, 朱振軍, 郭新軍, 等. 甲基強的松龍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脊髓損傷. 中國實用醫刊, 2009, 36(10):68-69.
[收稿日期:2016-11-15]